第(3/3)页 “我手头的银子不多了。”许三春据实以告。她的银子,还是成为绣娘后,乡里按规矩赏下来的。搬到南凤镇,又是置业又是开绣庄,剩下的银子拿来过日子没问题,但要再投资一个绣庄,却是没有。 “不着急,这还早着呢。”丁雅琴掰着纤细的手指算了算,“管事从京城里过来,最快也要一个月,这还不算我写信回去的时间。再筹备一番,估摸着能赶上年前开业。” “年前不错,正好能赶上采办年货。”许三春道。 “说的就是。”每年的春节前,都是最忙碌的,也是最花钱的时候。哪怕最贫苦的老百姓,也会给自家女儿买两根红头绳,手头稍微殷实一点就会置办年货。 “到了那时,你若是还不够银子,就由我先垫上,日后从分红里来还,如何?”丁雅琴提出建议。既是合作,银钱上的事情,就提前说好。 “行,”许三春也不矫情,欣然同意,“先算算需要多少,我再看看我手头有多少。” 哑娘那里有银子,但她并不想动用。在许三春心里,那些都是哑娘的防身钱。尤其是当她知道绣娘的命运后,就更不会去动哑娘的银子。 至于花暮辰?她想都没有想过,要去寻求他的帮助。 谈好了要在谭安县里开绣庄的事情,这个她至今还没去过的地方。说来好笑,从来到大商,她第一个到达的县城,却是那座建在两江汇流之处的兰界县。 想到兰界县,她便不由自主的想起那个日落,想起那个令人迷醉的吻。 许三春往脸上拍了拍水,缓解一下发烫的脸颊。自己怎么又想起了他,真是个货真价实的妖孽,就连人不在这里,也不放过她。 谭安县,又是一个怎样的县城呢? 和兰界县地处崇山峻岭中不同,谭安县的地势要平缓得多,县城的面积也足足大一倍有余。 谭安县的县令刘大人,是京城秋官丁尚书的远房亲戚。仗着这层关系,他只要在这里做出一点成绩来,在下一个任期的时候,再稍加疏通门路,就能往更好的地方调动。 从县令开始熬资历是辛苦了些,但比起那些毫无关系门路的寒门学子,他又强了不知道多少倍。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