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百二十五章 鄙视链-《神级复兴系统》


    第(3/3)页

    人类这种心理需求,就是希望自己在人群中显得不一样,得到重视,从而吸引异性的目光,比如长相,身材,财富,以及才会等等。

    这种就是基因带来的本能炫耀。

    这种本能驱使了现代消费市场以及文化艺术,技术的进步,服装,首饰,文化消费,车子,房产等等都是这种炫耀本能带来的,而这种炫耀本能也在渐渐形成了整个社会体系的内在需求和供应。

    人类进化中完成了第一步自然选择,能够生存下去之后,就会迎来第二种选择,性选择,或者说传承选择。

    而这种传承选择导致了人性中的分别心,希望自己是独特区分与其他人,所以当人类不再为衣食住行等基本生存条件苦恼的时候,就会苦恼这种炫耀性问题。

    而消费者就是这样的,当食物问题解决之后,一些有额外能力的消费者,就会追求食物的多样性,从而蔬菜,肉类,水果等产业就出现了。

    而这种有额外能力的消费者,在经济学界被定义成中产消费者,也是支撑商业体系中重要的构成。

    低产阶级处于劳动输出者,不会为市场带来额外的空间,因为他们是固定需求,不会也没有能力进行多余的需求。

    所以中产阶级成为了扩张市场,促进商品进步的重要推动者。

    而王耀的目光就是放在西方这些中产阶级上,因为这个市场足够大。

    艺术这个东西本身最开始是为上层阶级服务的,最开始文艺复兴时代的艺术大师们,还有古代那些伟大的诗人们全都是为了政治或者皇权服务。

    然后这种服务潮流被中产阶级所羡慕,效仿,然后被低产阶级化作劳动力,和产品。

    这是一种上层阶级生活往下渗透的社会过程。

    而这个渗透过程中,艺术会经历技术的改革,从原本小众变成大众,井喷式的爆发,从而有了技术的推进。

    比如电影艺术,最开始无声电影是伟大的,因为演员不需要语言用肢体表情来呈现表演这项艺术,但是后来留声机出现了,电影变成有声音的,让表演丧失了最原本的艺术性。

    所以早期的电影大师卓别林先生,多次公开表示有声电影,不是艺术,因为限制的表演本身的伟大。

    后来随着技术的进步推动,声音表达也成了表演的一部分之后,卓别林才放下这种成见。

    这种技术的进步,全是依靠底层劳动者的辛勤,以及中层消费者的推动构建的。

    所以一向艺术想要传承与发展,利用这种鄙视链心理,会最快打入中产阶级市场的渠道。

    当所有西方家庭都在用琉璃饰品装饰家的时候,有一些人用瓷器来装饰,虽然有一些看不太出来,但是这种隐晦的炫耀感会支撑起这部分人的虚荣心,然而这种虚荣心就会像是瘟疫一样蔓延,尤其是再加上上层阶级的推动。

    就好比现在的龙国,在一群穿耐克阿迪的人当中,有一个穿阿迪王的,就会有一种莫名的鄙视链产生。

    而一个鄙视链的产生,就会推动一个行业的发展和进步。


    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