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百八十八章 人不劝不善-《神级复兴系统》


    第(1/3)页

    第三百八十八章人不劝不善

    王耀对于现在国内的娱乐模式有所了解,但是没有太大的了解,他接触的都是张国荣,陈到明,葛大爷那些已经成名的演员或者歌手,所以把他们也都定义成了明星。

    但是经过蒲敏和宋芊芊的科普之后,再次重新定义了国内的娱乐行业。

    任何行业都要有一个卖点,也就是核心价值,竞争力。

    演员的卖点,一定是演技,不管是悲剧喜剧偶像剧,都是演技为重。

    歌手的卖点,一定是歌挤,不管是流行歌还是口水歌,都是以唱功为重。

    这两者的卖点都是相似的,演技和唱功都是内容,也就是作品才是卖点,没有作品就没有价值。

    但是在龙国明星是另外一个职业种类,可能叫做偶像。

    这个模式是从东瀛娱乐模式传入到高丽和香江宝岛,经过几次文化改动后形成的一个职业种类。

    这个职业种类的特点,第一条是要求长相好看,而且一定要好看。

    歌手和演员不管长相如何,只要真的有实力都可能成名,但是这个明星不行,一定要长相好看这是刚需。

    第二个特点就是演员歌手靠着作品获得大众关注度,明星一般都是靠着各种各样的新闻炒作获取关注度,然后再去参加一些影视剧或者唱片。

    明星的卖点不是长相颜值,而是卖粉丝。

    为什么说是卖粉丝呢,因为明星在出道之后,首先需要一个人设,这个人设一定是符合某些人的需求,而且大多都是未成年的初中高中的青少年,因为这个年纪是无忧无虑又向往美好的年纪,所以很容易被美好的东西吸引。

    世界上肯定有人不喜欢钱,但是没有人不喜欢美。

    通过长相的吸引,然后进而了解人设,普通公司包装的人设多是套上一个标签比如‘忧郁王子’‘阳光少年’‘温暖哥哥’‘知心姐姐’‘强大少女’等等,之前最火的偶像团体小虎队里的标签就是最基本的套路标签‘霹雳虎’‘小帅虎’和‘乖乖虎’。

    这种标签能让粉丝脑补出甚多相似的东西,然后无限延伸,在脑子里构建一个她们需要的完美对象,然后让自己形成错觉,以为那个明星本身就是那个样子的。

    这是采用了心理学中‘崇拜心理’来进行商业推广的手段,针对的就是一些没有阅历天真烂漫的青少年。

    这种崇拜心理第一是让青少年陷入自己构建的美好幻想,把一个虚拟的人设过度神化,然后将明星的成功,成绩当成是自己的功劳,是一种过度自我臆想的心理满足。

    而且这种操作手段还会让粉丝陷入一种臆想代入,比如偶像的一切,包括光环都代入到自己身上,形成一种绑定式的盲目,所以当有人攻击自己偶像的时候,就像是在攻击粉丝一样,粉丝自然会激烈的反抗。

    而明星对于粉丝,也是有求必应,经纪公司会打入粉丝内部进行调查,明星的动态和行为也符合这些粉丝期望的人设,让这些粉丝更加迷失在这种假象中。
    第(1/3)页